当前位置:>
数字化校园环境中的校本教研方式研究-开题论证报告
发布人: 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08.10.13  点击次数: 3862  审核人: 李军

开展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将整个教育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完整地“叙述”出来,作为行动研究的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

(二)实施步骤:

1、确定问题。从学校实际工作出发,收集有关资料,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

2、制定计划。首先要制定系统的总体计划,包括研究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还要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安排好活动的先后顺序等。

3、行动实施。要组织参与研究的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要按计划所制定的措施采取行动,组织活动。要注意活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注重实际效果和问题的解决。

4、分析与评价。对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要进行系统的科学处理,及时对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5、提出报告。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研究背景,理论依据,目标内容,实践操作,效果结论及思考与建议等。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9——2008/12

1、做理论文献调查研究。对数字化校园环境与校本教研的现有情况做调查、对经验与问题、发展趋势进行文献研究。

2、制定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9/1——2010/12

1、熟悉和使用数字化的校园环境,通过各处培训的方式,提高师生、家长数字化信息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2、对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理论指导,然后带领教师进行实验研究,逐步激发教师成为校本教研的研发者,利用各种校本教研手段解决教师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教师对校本教研的理解。

3、利用数字化校园环境,优化校本教研方式,探讨、实践出新型的校本教研的模式与方法。

4、利用数字化校园环境的校本教研与传统校本教研进行比较,寻求差异,找出新的生长点。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1——2011/6

1、典型个案与教学分析。

2、总结“数字化校园环境中的校本教研方式研究”的特征、操作的具体途径、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以及对将来课题发展的趋势做出初步预测。

3、呈现课题研究成果。

六、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是陈立华同志,现任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优秀教师。她多年师从著名教育家马芯兰老师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小学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培养青年教师、专题研究和课程评价方面成绩显著。本课题以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为主要研究基地,组织指导具有一定学习水平与教科研能力的市、区中青年学科教学骨干教师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课题的研究与实验。这些青年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1岁,学历为大学本科,信息技术水平高,在学科的教学与实验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实力。

聘请张鸿波、周春红、钟祖荣、曾天山、温寒江等专家学者对课题进行指导。

七、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幸福一村四巷36号  电话:64154368  传真:64154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