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二年级数学组围绕三单元“1-6的表内除法”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组织开展组内教研,明确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法,为后续课堂教学精准导航。
教研中,老师们首先聚焦“平均分”概念的建立,确定以“分一分”活动为核心教学路径。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其直观感知“每份同样多的分法就是平均分”,夯实概念理解基础。针对第一课时“已知每份数求份数”的教学,小组研讨后决定优化教具选择与活动设计:将不易描述的“袋装饼干”替换为苹果、梨、桃子等具象水果,让学生通过“每两个放一堆”的圈一圈、摆一摆活动,自主探索“能摆成几份,结果就是几”,降低理解难度。
对于第二课时“已知平均分的份数求每份数”,老师们明确延续第一课时的教具(如苹果)以保持教学连贯性。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实践“按指定份数平均分”的操作——即“要求平均分成几份,就一次拿几个,逐个放到对应份数的盘子里,”帮助学生理解“求每份数”的过程与逻辑。
此外,教研小组还规划了第三课时的教学衔接:通过对比前两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清晰区分两种分法的核心差异——“已知每份数求份数”与“已知平均分的份数求每份数”,为后续乘法意义的学习搭建清晰的认知桥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