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焦美术课堂,专家引领促提升
发布人: 周帅  发布时间: 2025.10.17  点击次数: 3  审核人: 周帅

  为进一步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深化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实践,10月17日,东坝校区特邀林泰然、刘文军两位老师走进美术课堂,对刘心蕊、张思远两位教师的特色课程进行听课指导,为后续教学优化与教师专业成长精准赋能。

 

  当日,刘心蕊老师执教二年级课程《吉庆有余的剪纸》。课堂以“鲤跃龙门”这一富有吉祥寓意的传统文化故事为切入点,搭建“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创意实践—展示评价”的清晰教学脉络。教学中,刘老师结合故事解读“鱼”象征吉祥、顺遂的文化内涵,进而引出“吉庆有余”的课程主题;同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沿直线折叠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对称图形定义,引导学生在动手剪纸的过程中,既锻炼实践能力,又感受传统剪纸艺术与传统文化故事的双重魅力。

 

  随后,张思远老师带来三年级课程《载歌载舞绘心声》。课程围绕美术学科“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核心素养,先引导学生观察舞蹈动作的动态变化,联想绘画中的线条与色彩表达;更创新性引入AI技术,在学生完成绘画作品后,通过AI工具对静态画作进行处理,让画面中的人物、线条“动”起来,直观呈现“载歌载舞”的生动场景。在展示评价环节,张老师还精心设计“篝火晚会”场景,让学生将作品张贴其中,结合AI动态效果展示,实现艺术创作、科技赋能与生活场景的巧妙融合,课堂氛围生动热烈,充分激发了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热情。

 

  听课过程中,林泰然、刘文军两位老师认真记录课堂细节,重点关注教学环节设计、师生互动效果、学生素养落地及科技与学科融合等关键维度。课后交流中,两位老师对两节课的亮点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刘心蕊老师以传统文化故事为引,让剪纸课更具文化深度;张思远老师借助AI技术让美术作品“活”起来,创新了课堂形式与学生体验;同时也从“丰富作品展示维度”“增加学生互评深度”“优化教学节奏衔接”等方面提出中肯的改进建议,为两位授课教师后续打磨课堂提供了清晰方向。

 

  此次听课指导活动,不仅为东坝校区美术学科教学提供了专业引领,也为教师搭建了精准提升的学习平台。未来,校区将持续推动此类学科研讨活动,助力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探索科技与教学融合路径,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筑牢基础。


发表评论(没有登录不能发表评论)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幸福一村四巷36号  电话:64154368  传真:64154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