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手拉大手,争做文明小使者 ——东坝校区四年级3班班级实践活动
发布人: 姚婧轩  发布时间: 2024.07.07  点击次数: 149  审核人: 姚婧轩

“班级实践活动”是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三级实践活动”中班级层面的特色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针对班级学生在某一方面存在的特殊需求而开展的,由班级家委会和班主任老师共同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适切性,满足班级学生个性化需求。

在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来临之际,为提高学生社区内的主动参与意识,学习更多垃圾分类知识,更好落实新课标劳动课程任务群,521日东坝校区四3中队的队员们走进福园第三社区,参加“小手拉大手,争做文明小使者”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社区干部先向学生们讲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赵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让学生们感到新奇而有趣。互动环节中学生们针对“笔芯属于什么垃圾?”展开热议,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赵老师告诉大家,笔芯是不易分类的垃圾,所以属于其他垃圾。学生们恍然大悟:“看来,笔芯还是个很复杂的‘垃圾’呢!”

1720351621044048995.jpg   1720351621158060398.jpg

1720351621234032601.jpg   1720351621365861584.jpg

1720351621296088971.jpg    1720351621127042925.jpg

1720351621514009530.jpg    1720351621509077673.jpg

带着学到的知识,同学们在家委妈妈地带领下分成7组来到社区垃圾桶站点进行值守,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孩子们起初还有些不好意思开口,不一会儿,大家就热情地和居民打起招呼来,并用自己了解到的知识引导居民爷爷奶奶们正确进行垃圾投放。学生们还时不时地跟居民来一场“头脑风暴”。“您知道哪些是有害垃圾吗?”“吃完的大棒骨属于什么垃圾呢?”在融洽而欢乐的气氛中,学生和居民们和谐互动,居民也纷纷表示:“这些学生懂礼貌,还知道这么多的垃圾分类知识,太了不起了!”

“垃圾分类大挑战”活动更是受到居民欢迎,同学们自己用废旧材料制作桌面垃圾桶,还绘制了卡片便于居民参与。每当居民投放错误时,同学们马上化身小讲师,细心地讲解,每一位来到展台的居民都笑盈盈地离开。


“秩序监督员”协助社区干部们维持秩序,每一条队伍在同学的引导下都都整齐有序;“气球小使者”,也为到场的小朋友们送去了欢乐。每个岗位的同学都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都说这次志愿服务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锻炼了沟通能力。参与活动的家长志愿者也表示,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能够有机会接触社会,既能锻炼人际交往能力,还能增强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校家社携手共育,培养合格小学生,社会小主人。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幸福一村四巷36号  电话:64154368  传真:64154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