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实践活动”是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三级实践活动”中班级层面的特色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针对班级学生在某一方面存在的特殊需求而开展的,由班级家委会和班主任老师共同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适切性,满足班级学生个性化需求。 春来日渐长,儿童寻春忙,携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在这个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季节里,东坝校区三年级2班开展了“公园里的春天”班级实践活动,走进东坝公园,细心发现,用心感受,寻找春天,感知美好。 
一进入公园,同学们便被扑面而来的花香吸引,仿佛进入了花的世界。每位同学按照要求,分组观察不同花卉。迎春花小组的同学通过植物信息牌了解到,迎春花有5到6片花瓣,花瓣为长圆形或者椭圆形,花色为黄色。迎春花通常在2到4月之间开放的,花期会持续一两个月。家委代表还介绍到,迎春花的生命力顽强,耐寒耐旱能力极强,即便在寒冬也可正常生长,早春就会开花,寓意着希望、坚强。
桃花小组的同学仔细观察了不同颜色的桃花。了解到桃花的外形优美,有多片花瓣;颜色有白色、粉红色和红色等花色;花瓣的根部一般颜色都比较深。榆叶梅小组则发现,榆叶梅有紫红色和粉红色,和桃花外观有些相似,但花朵更密、更饱满,散发出的香味更浓郁。家长志愿者讲解到,桃花和榆叶梅除观赏外,还有药用价值:桃花有利水、活血化瘀的功效,榆叶梅的枝条、种子可入药,枝条可治疗黄疸、小便不利等疾病,种子具有润燥、滑肠、下气的功效。 
孩子们边观察边记录,把这个春天写在笔记上,记在了心里。
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可爱,一切都在悄悄地萌发,静静地生长。通过此次“找春天”活动,孩子们走进了大自然的课堂,一起寻觅春的踪迹,感受春的美好。让我们爱在春天,乐在自然,与春天携手,与自然相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