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硬笔书法课程纲要
发布人: 李军  发布时间: 2008.12.24  点击次数: 1078  审核人: 李军
 

基本信息:

课程的名称:硬笔书法

开发教师:蒋圆、毛冉冉、潘立媛、史屹、王志芳、李东斌、屈晓娜

授课对象:全校一至六年级中进行。

课时安排:周期为一学年,每两周一课时。

 

课程目标:

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为出发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为核心,依据学生想把字写好的要求,适应现代社会对公民综合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实施写字工程,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并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课程简介: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由于电脑的普及,人们对汉字书写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小。但是朋友,你可曾注意到,越是关键的场合、越是重要的会议,人们用的往往不是电脑打出的汉字,而是我们书写的汉字。中国汉字是一种艺术,是美的体现,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每天的作业、日记、答卷、作文等等都要用到汉字。书法是我国汉字的书写艺术,它的目的除了为了表现“情”还是为了显示“美。”硬笔书法深受很多学生的喜爱,他们希望能够练就一手漂亮的好字。这是提高孩子修养、素质、促进精神文明的大事。让学生练习硬笔书法不仅仅是单纯的培养学生写字的问题,写字如做人,要认认真真,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在学校普及这件事情是当务之急。编写适合孩子们成长的书法基础知识的教材,是孩子们能够写出一手好字的基础。大量地培训师资是要列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件大事。教学生写字看似简单,实际上有很多的规律需要挖掘,那些能够帮助学生写好字的规律该怎样教给学生是需要教师们深深思考的。练书法犹如学数学,只有教学生发现内在的窍门才能够让学生练出一手好字。这窍门就要靠教师悉心地钻研耐心地指导了。

课程内容:

《硬笔书法》校本课程内容安排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1-2课时   写字姿势的讲解

1-2课时基本结构(一)

3-4课时   点的写法

3-4课时基本结构(二)

5-6课时   横的写法

5-6课时基本结构(三)

7-8课时    竖的写法

7-8课时基本结构(四)

9-10课时   撇的写法

9-10课时基本结构(五)

11-12课时   捺的写法

11-12课时基本结构(六)

13-14课时   横钩

13-14课时基本结构(七)

15-16课时   竖钩

15-16课时基本结构(八)

课时数:16课时

课时数:16课时

总计:16课时

课程实施:

(一)培训师资:第一、每一位教师都要担当起教学生硬笔书法的责任,为人师表。在基本笔画的书写上、讲解上要做示范,根据学生的问题能够找出原因,帮助学生改正。每一个学期确定一定的学习内容,不贪多,但求实效。

(二)确定学习内容,教学生方法,搜集资料,不间断地练习。心不在焉也是练。用心一笔一划也是练,这就要求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练出实效。

(三)确定教学内容,编写校本课程教材和评价方案。

(四)帮助学生不断树立信心,坚持不懈。字无百日功。这里的“功”是非常的用功,用心去写,让学生练得胸有成竹。在写字工程启动以后,调动学生的各种积极性,让学生平时的作业书写和练习挂钩,看哪些孩子能够将硬笔书法的练习内容应用到平时的作业练习中。

课程实施建议:

(一)实施原则:

1.      循序渐进性原则。依据这一教学原则,从“永字八法”入手,延伸到其他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逐步发展到各种结构字的书写。

2.      教育性原则。通过规律总结,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书写能力,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      直观性原则。从直观、形象的事物入手,整体把握,意在笔前。

4.      个体差异原则。注意不同年级、不同性格学生学习时的状态,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

(二)实施措施

1、加强师资:以立足教学一线,有一定资质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

2、确定计划:按照硬笔书法练习的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安排系统的计划。

3、备课上课:采用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形式确立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4、开展活动的方法:

  通过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评选“年级之星”、“ 班级之星”、“书写之星”、“小博士”、“小小书法家”等。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奖,定期通过各种板报、壁报展示优秀作品,公布优胜者名单。

课程评价方法:

具体标准:

1、学生的书写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是否养成了正确的书写习惯。

2、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书写方法。

3、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书法审美和鉴赏力。

4、学生是否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是否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书写内容,培养了一批热爱书法的学生。

评价实施方法:分阶段评估,展示成果作品,提出改进方案,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特别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幸福一村四巷36号  电话:64154368  传真:64154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