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将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探索基于“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反思自身实践,结合外部经验,坚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发展,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视作校本课程开发的价 值追求。逐步把本校建成教学上的高效益、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需要评估
朝阳区实验小学作为本市一所示范性窗口学校,长期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宗旨,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校本课程,80年代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近年来,学校又提出了“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立校”战略,立足教育改革前沿,先后承担国家、市、区级科研课题10余项,经过几年的发展,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研究水平逐渐增强,学校特色日渐突出。在信息技术、科研教育、创新教育、数学教学、英语教学成功推广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为课程实施奠定了基础。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内部设施完善,微机室、电教室、语音室、实验室、舞蹈室、图书室等功能教室齐全,图书、音像资料完备。现有任课教师130余名,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以上教师占以上,占95%,各学科等基本上都是专职教师,且素质较高。经过理论培训,外出学习,课题研究,教师思想观念先进,具有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教学管理、科研能力、业务水平居全市上游,具有初步的课程开发实施能力。
1700余名学生来自本市各个阶层,家庭相比较而言,家长素质较高,重视孩子的教育,支持学校改革,在孩子身上舍得投入。许多家长具备各方面业务专长,蕴藏着巨大的课程开发资源。我校地处东二三环之间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与工人体育场、体育馆、使馆区、保利剧院相邻,各种资源丰富,便于开展各种工作。
从对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实用英语、文体活动兴趣浓厚。很多学生除正常学习以外,参加了各种培训班,如钢琴、古筝、书法、绘画、体育、计算机、数学思维等,并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特长。充分开发学校、社区课程资源,发挥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学校原有各项活动的基础上充实、完善、提高,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是完全有条件达到的。
三、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学生成长和学校资源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四、具体目标
满足学生多样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审美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转变教师的认识,加深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实现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培养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有责任的人。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发展创新学习理念,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五、开发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共同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发育研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2、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
六、课程结构与门类
课程名称 |
所属门类 |
涉及年级 |
课时 |
开发时间 |
选修必修 |
艺术篮球 |
体育类 |
1-6 |
15/学期 |
2006、9 |
选修 |
清晨英语 |
外语类 |
1--6 |
5/周 |
2006、9 |
必修 |
经典诵读 |
文学类 |
6 |
6/学期 |
2006、9 |
必修 |
硬笔书法 |
艺术类 |
1-6 |
8/学期 |
2006、9 |
必修 |
七、课程开发的程序
1、确立目标
2、确定师资
3、确定教学内容,各课程编写教学计划和评价方案
八、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
1、校本课程的实施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既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又要发挥教师潜能,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个人特长,展示自身价值,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促进其专业发展。
2、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校本课程的基本框架,以传统文化、运动技术、美语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开发重点,突出学校特色,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一、二年级学生可由家长参考。学校根据学生申报情况,决定开设的课程、班级。
3、教师根据个人特长申报承担课程开发任务,经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批准后,教师写出《课程纲要》开发编制教材,按要求备课、上课,个别特殊专业要求的课程,如本校教师无法胜任,学校可外聘专业人员辅导,以满足学生发展要求。
4、加强过程性管理。学校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对教师制订的《课程纲要》进行严格审查,设立专门的备课本,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需要上好每一节课,开展好每一次活动,体现校本课程应有的价值。
5、对课程实效性进行评估,设立教师、学生、家长调查表,深入班级听课,及时反馈,交流总结经验。每学期组织人员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对教师开发、实施校本课程能力作出鉴定,及时调整课程结构,不断提高教师水平。
6、评价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测重与评价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与实践能力、教师的开发创新能力,对教师付出的劳动计入工作量,对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
九、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
建立由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全面分析学校现状,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同时成立由业务领导、骨干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及时分析、总结经验,制定具体措施,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加符合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实际,既突出特色,又扎扎实实,卓有成效。
2、完善设施,充实设备
加强校本课程实施的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建立满足学生要求的各种功能教室,如微机室、语音室、航模室、美术室、书法室、音乐室、实验室、篮球场、乒乓球场等,充实图书、音像、实验资料,特别要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力争尽快建立数字化校园环境,实现教师无纸办公,资源共享,学生上网,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3、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关键。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难设想没有专长的教师能培养出有专长的学生。要通过科研教改、各种培训学习、外出参观、专题讲座、专种指导等各种形式,尽快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课程开发、实施、研究、反思能力,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建立健全管理、考核、评估制度,为保证校本课程的正常开展,并不断完善、充实和提高,应建立一套管理、检查、评估制度和各类活动管理、安全操作、学业考核制度等。通过各项制度的落实,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效性。具体做到“三个一样”,即校本课程与学科课教学一样重要;校本课备课同学科课备课一样认真;校本课程的考核同学科课的考核一样严格。
5、编写好校本课程教材。编写教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经组织骨干教师广泛搜集资料,结合学生特点,积极开发方便实用,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真正做到不仅会教教材,而且会编教材,成为科研型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