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校园建设 促学生创新发展:是北京市朝阳区试验小学润泽分校的创新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科综组教师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使项目有效推进。 1.在课程中实施 结合各学科相关教学内容,在课程中指导学生的无废校园建设。比如科学学科中的保护环境内容,综合学科中的种植内容,英语学科中的健康生活,美术学科中的动植物绘画,将无废校园和可持续发展内容融于教学中。 达老师代表美术组以“如何将项目研究与学科融合”为内容进行了项目案例的分享,旨在培养了孩子们可落地、可执行的设计思维,又将设计转化为成品培养其动手能力,并与无废校园有机结合,形成联动性循环,学生从中体会设计与制作的探索式乐趣。总之,通过项目研究,一方面提升了老师们的课程开发和教育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会提问、会思考和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设置节约资源监督岗 本学期,设置了节约资源监督岗,每周由值周生记录各班垃圾量,加餐和残食桶情况,周五交给科综老师,监督各班垃圾分类以及节约情况。 3. 通过比赛,提升可持续发展创造能力 创新性学习成果比赛,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生态缸,实施可持续发展;参加可持续发展绘画比赛,表现自己的想法,通过演讲比赛提升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 在本学期开展无废校园演讲比赛活动中,共有40位同学参赛,其中10位同学获得了特等奖,在全校同学面前展示风采,同学们通过一个一个生动的事例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无废校园的小故事,有理有据,引人深思。 4. 关注周边环境 同学们调查了小清河环境污染与治理情况,激发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师生们在课程中提升认识,在活动中增强无废校园建设的本领,将健康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变成我们的实际行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