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学科融合教学新模式,推动“融创课堂”理念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2025年9月29日,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美术组特邀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车朝晖老师到校指导,王潇潇、李琪两位教师分别进行说课。 活动紧紧围绕“融创”主题,首先由王潇潇老师对《我喜欢的小钟表》进行说课,课程不仅关注艺术性,更兼顾实用性与创意性。这一设计将艺术创作与生活美学、劳动教育理念无缝衔接,鼓励学生做生活的观察者和创造者。李琪老师对《我喜欢的神话故事》进行说课,是一节美术与语文、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典型课例。两位教师的说课设计打破了学科壁垒,体现了美术与语文、劳动、历史等多学科的巧妙融合。 说课结束后,教研员车朝晖老师对两节课的“融创”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两位老师的课例精准地捕捉到了“融创课堂”的精髓——不是简单的学科拼凑,而是以美育为核心,寻找各学科间天然的连接点,实现“1+1>2”的育人效果。车老师进一步从“融创”的深度和广度上提出了专业指导。车老师的点评为学校后续“融创课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方向和宝贵的实践策略。 本次教研活动是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在“融创课堂”建设道路上的一次扎实迈进。教师们将继续以“融创”理念为指引,大胆探索,加强教研,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的优质融合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
|
|